2015-09-23

抉擇也是荒繆

「人的抉擇有時候不是有意識抉擇的,是你一步一步地調整方向,性格會去調整人生的指針,帶你走到某條路上。」

正好讀到這句話,出自一篇專訪黃麗群的文章,而她如是說。

認為凡是努力而積極,意識終將使你擁有抉擇的權,大概也曾想過,儘管少,身旁不乏這類案例;並不是在得到了怎樣結果以後的讚嘆與迴響,而是他「確實」處於普遍印象中所認可「通往目的必經的路徑」,如名人傳記、回憶錄,又或當代這類哪怕一點善意,便足以歌功頌德的夢想消費品──當然,挫敗及霉運是不可少的起承。

大概厭惡了大量的正能量消費品,敏感如我,錯覺這是資本主義所編織的符碼,使得人縱使退縮及猶豫,都是該受蒙塵的情緒,一時或許可被允許。惡性循環也是人性的一種,這樣的命題,傳媒也不願多做著墨

歸罪於人性似乎過於便宜,討論事情之前先拉出軸線,性格是橫,社會是軸,進而誕生三維甚至四維,那是機會及命運。

這麼想乍聽公允,卻忽略人性中的健忘,既然流行歌頌韌性,當然也有相對應的逃避,只是冷門,一旦不受重視,遭到濫用的機會就大了。

無論動物或人類,身體受傷,通常伴隨一定的復原能力,精神及心理亦然,條件是將記憶拉成一條綿延線段,才會成立,但我們通常不那麼信任記憶,假設經常駁離現實,意志一旦輸掉,成了斷續的回憶,可信任的只剩意念,每時每刻都在變,包括受了傷的真空狀態、暫時遠離,抑或鼓起勇氣及自信。

所有荒謬的故事,不外乎這類情節:社經地位不高,或者平時自卑慣了的人,突然提振精神,心中閃過「或許就是這次」的念頭(暫時忘記若在過去,都是奢求),進而大膽伸出斑剝難看的手,遠遠看來好像泥濘中掙扎。

那決心是假的,因為並非出自他的性格,慾望卻是真的,結論是失敗的慾望是真的,醜陋的慾望也是真的,慾望超越階級與社經,其不合時宜的型態,最值得廣受傳唱。

至此,已不論悲觀樂觀,這些片片段段,都是命運的荒謬。卡謬曾對荒謬下過定義:「所有理性與非理性的交會。」交會再也不是人的性格可以直接決定,而是生活的蹣跚地積累。珍惜荒謬。

2015-09-21

畏懼跟前

壓縮敏銳,舒緩起伏
在櫥窗櫃所展示的精品面前
看著自己的走路姿態
包括呼吸以及
準備說話的樣子
有如田中一隻心無旁鶩的鷺鷥
沒有思付生活及日常。是否?

經過大樓管理員面前
當他是一副鏡子
一種祝禱的儀式,又或
歸來的手勢
有點例行或人情
成就通勤唯一的曖昧

孤酌一點茶,類咖啡的味覺
守己而後角落清醒
思緒打了張傘,而燈是雨
擦過肩而終讓我
人群擁塞再度成為過客

沒有想妄,沒有餘情
讚頌距離是城市不易過氣的美學
我與你若有排比
即為關係之中,最溫雅的修辭
如街廓特定的光影層遞
時間僅僅不同跑道
獻給彼此擦踵的側影

2015-09-18

0919

欸,



怎麼不敢了?

2015-08-11

一起寫詩的那天

一起寫詩的那天
去了街上,在泛黃光的麵包店前
想起淡水有坡的路
公車來去,無論與學生
還是居民錯身,都無法阻止
我將向河岸而背離山
那種流逝的恐懼

一起寫詩的那天
想像彼此
難以定位的唇辦
能解讀的,便都是語言了
母親初聞嬰孩的發聲

一起寫詩的那天
夏季的工地有人獨守
目光被夜色襯得
有如火炬,九點過後
居民倒完垃圾
再也沒人見到他
獨自與時間進行搏擊

2015-07-11

沒有文字的夜晚

沒有文字的夜晚
唇語向著沙岸
留下的語言,難以辨識
浪也沒了情緒
你在沉默的島上
海風如鏡那般
即使沒有沙粒嵌入
雙眼仍是讀懂了剛才
亂碼似的語言
抨擊你那拙劣的泳技

沒有文字的夜晚
對於一切的符碼指涉
你終究也失去力氣
潮水是場過去的允諾
那被愛與渴求雜揉過的
每個問題溫柔且不留情面
極簡音樂那樣,有教養地喆問著你
一些比夜更冷的問題

2015-06-17

當生活成為「除了......我別無所求」的公式
為了委身而選擇
否定或放大自我

當沒有任何事物感動的了你
只有空洞的反思與批判
熱衷是嘴角的自慰神情

碰著討人厭的處境
討厭的自己的靈魂像被掏出來晾在牆角
說眼淚能看得更清楚都騙人
關於示弱的時刻你常錯過
還是用了太多?

沒有一場正式口白
或者驚心動魄
與世無爭
談話成了照妖鏡

想起對於曾經扮演的腳色所下的那句註解
「更好的生活」
可所有的好
不過虛幻而已

偏執性格有賴二分法解套
卑微兩字說不出口

2015-05-08

七零年代校園民歌與我──一個九零世代人的距離



時光回溯至一九七五年,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中山堂,以余光中〈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演唱,後來被視為台灣「校園民歌」運動起源,換句話說,今年二零一五,距離校園民歌初啼,已歷四十個年頭。

不過,隨著一九八九解嚴,政治趨於開放,對於自由的渴求越發熱烈,校園圈子可公開批判、論辯的範疇及力道,都更加廣泛甚至深入,當初打著「唱自己的歌」、舉起民族主義旗幟的校園民歌逐漸沒落,成為走過那個年代人們,曾經的投射。

身為九零世代人,我與校園民歌的距離或許並不大遠;父親也曾追隨七零年代的尾巴,當時他在台北邊境的某座山頭就讀大學。

於是小時候,位於頂樓書房的音響偶而會傳來〈散場電影〉、〈如果〉、〈龍的傳人〉等民歌旋律,未識徐志摩前就先知道〈再別康橋〉。由於父親禁止我們看電視,也討厭我們出入熱鬧的街,王夢麟、娃娃金智娟以及李建復就成了我記憶中,第一次聽到的華語聲音,至今繞耳且難忘,又加上不擅於聽說台語,民歌之於我,曾經那樣親切,甚至以為那亦是我輩的語言之一。

剛上國中,音樂課本選錄一首李子恆的〈秋蟬〉,在多為西洋音樂的五線譜中,格外引我注意,也許渴求共鳴地,我指著那大大兩個字,羞赧卻掩不住興奮地告訴甫認識不久的同學,「這首,我會唱。」「真的噢?」

在下課的教室,兩個女孩圍繞我旁,不知是外頭人群喧嘩,或者我為壓低聲音所造成的音律不準,不到副歌,女同學便顯意興闌珊,而我還當作沒有唱好,召喚不成她們的記憶,直到我知道什麼才是流行音樂。

一到自由活動的體育課,班上女生總是聚集,「S.H.E裡你最喜歡誰?」她們熱烈談論現正最紅的電視劇、新發片的歌手、偶像團體,其舊作當然也不免俗被輪番咀嚼,光是「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甜蜜心煩/愉悅混亂」幾句,就能引發她們青澀而試圖按耐的騷動,之於我,卻像是異國料理。

逐漸我也開始聽起真正的「流行」音樂;高中開始有點閒錢,加上補習、騎車去上學、結識熱愛音樂的學長(但他聽的卻是與小學校生活圈格格不入的閃靈或Marilyn Manson)之類緣故,前至唱片行與最前排的CD對望,也就成為藉金錢堆疊慾望的私密儀式,戴佩妮、蘇打綠、王菲、小事樂團……終於音樂方面我不再不合時宜。

發覺校園民歌成了塵封往事,是在大學那年,有堂課老師帶我們到學校附近的榮民之家,以曾任軍人或任相關軍職的老杯杯及其軍眷的故事,作為口述歷史劇場的演繹。

在還未體會相處的摩合及瓶頸前,我們同組三人便先察覺,原來初識最難。當他組已和老杯杯約吃水餃有如圍爐,我們不僅大概只停留在知道名字的階段,也不禁埋怨起這堂課何故設定刻意追求人與人的羈絆。

我們這組固定訪談的老杯杯,稱為連興伯。連興伯喜歡畫圖,那是住榮民之家以後所培養的興趣。第一次見面,我們說明來意,他只給我們看畫,然後淡淡說了句:「怎麼不是美術系學生。」

連興伯的畫通常關於花鳥山水,他以雄獅廣告顏料勾勒線條有如工筆,每每受到院區長讚賞,常錶框掛於院區大門口,也成為連興伯最引以為傲的經歷,對我們他只提畫,不說過去,有幾次似乎想測試我們身為大學生的學問,拿出幾個實在難見的字,一個個寫下然後詢問我們什麼音,又什麼意思,我們當然答不出來,或許他也故意,最後寫下屄字,訕訕地回:「女人的陰部。」那是四人間相處以來,最靜默的一次。

是否能夠告知老師申請調換,抑或直接退選課程?那陣子我們一見面的話題都是這件事,我也與社工系友人抱怨,但一個禮拜過後必然繼續這場苦惱的會面,我們得盡快生出辦法因應。

同組女生準備機智謎語,半夜努力分兩面抄寫,見這景象我原想揶揄「做餌嗎?」卻閃過大概終究無話可說的念頭,索性可以帶點什麼填補空洞,民歌成了我腦中首選。

當晚我馬上下載銀霞的〈你那好冷的小手〉,出自同名電影,以及她唱過的〈黃鸝鳥〉等歌,隔日假借某種孫女般撒嬌,拿出手機按下撥放「聽過這個嗎?」吉他聲一出,伴隨銀霞甜膩蜿蜒的嗓,連興伯安靜了。

當然我的父親與連興伯年紀懸殊這點我是知道,但對我來說這些都是通俗且舊的音樂,也許他們都曾有過各自腳步,否則至少普遍來說,這些旋律也算輕快優美,做不成好話題,談談當下感受更無妨。

一系列民歌播畢,午後陽光漸斜,角度緩慢而曖昧地,落到了連興伯的房間(其實共有三人,整體觀感較接近病房),連興伯並未提及任何感受,只是點頭,說著聽過、有聽過,但更喜歡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

從那天起,那房間的風向似乎變了,也許禁不住我們好奇,也許找到說話對象,又也許只是熟了。

於是,連興伯開始談起他的過去,關於他怎麼從澎湖渡海來台,從小愛吃魚,後來藉函授學習,以及曾經參與軍艦製造,接著認識太太,直到她的逝世,現在好久才回澎湖一次,而我們買去的魚,總被他嫌不夠新鮮。

對於校園民歌,其實我曾困惑,雖說「打著唱自己的歌」的號召,是七零年代相較於西洋歌曲的說法,但其中的敘述我從不認得,譬如〈鄉愁四韻〉:「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若以貼標籤方式而言,相信對於非外省籍的我的父親,以及連興伯,是同樣地陌生,那是他們的記憶,卻非鄉愁。

因此當二零一五年的今年,我在松菸文創園區的民歌四十特展,見到一段話,意思大概指楊弦改編余光中〈鄉愁四韻〉,唱出了華人共同的鄉愁。駐足於前,莫名地感到某些聲音像被剝奪似的。

那天展場沒有太多人,過程中,卻偶然聽見哼歌聲音,一位老先生站在一首歌的五線譜看板前,後來他繞至撥放〈美麗島〉的螢幕前,駝著背,盯著前方許久,好似景仰的人總算來到,他伸手,抹了抹雙眼,形貌就像平時身邊或路旁常見的老人,或誰的父親,鐵灰鴨舌帽、淺上衣皮帶搭灰褲,斜揹很大的包包,手提頂好塑膠袋滯留於腳邊,遠遠望去,不能清楚裡頭裝了什麼。

究竟是否為時光隧道,實則難以言喻。也許無關地,想起被譽為民歌之母的陶曉清曾說:「整個民歌,不能講因為有哪些人,我覺得整個時代是這個樣子。」

提到七零年代,台灣退出了聯合國,接著蔣經國上台,七九年發生美麗島事件,文學史上則有了鄉土文學運動及論戰,電影流行改編瓊瑤的愛情文藝片風潮達到頂峰而漸衰退;遠方的中國正經歷文革,更遙遠的法國,從學運而起的五月風暴帶起革命,影響社會、藝文及思想等層面深遠。

儘管未曾參與那個年代,我不擁有記憶,卻依稀可以想像其中人們的躁動,那些慾望曾經徘徊,曾經奔騰。歌曲是否煽動,或帶有安撫力量,不敢輕易斷言,但無論是觀念的革命、虛構的異域想像,又或者向內進而包覆個體,其所滲透的綿密程度,已然拈來誰與誰,不輕言碰觸的生命。


2015-05-06

念白

打開想像中的蓋子
黑漆的光反射
你與他對坐
懷疑是否,你們的關係
建立偷渡之間
慾望是掛在嘴上一粒米
比不上游向未知對岸
流浪且不隸屬誰

沒有任何驚心樂章
沒有轉調你總耽溺
沒有慣用的幾種音階排列
只有旋律熟爛了的
終究你發現
喃喃念著當你獨處
如浪一般,也不曾試圖搭起結構
但你只是繼續自白,繼續表達
那些遙遠的話
好似二十世紀的美國劇作

「滾到月亮上去」

2015-04-22

現實是僥倖


我有一種「無論幸福或理想生活,大概是一輩子都得不到了」的潛意識像根,在龜裂的頑固土壤那樣深深掘入。當然你也可以說「那是你不想得到」當然,當然我比你更想認同這種說法。

於是夢是儀式,關於他,他們以及我,既是咒語,也是祈禱,點燃的香還冒著煙如霧。

2015-04-08

隱形

不介入
繼續置身欣賞圈中
還有冷眼
一種旁觀之惡
便宜的原因總是自身境遇

2015-03-28

惡行

他把所擁有
不快樂
超過半世紀的家庭
複製到我
身上。而我
是否
能不去
停止這類惡行
將一小部分
割除
分送他人
輪流
很多很多的人

同情

是種個人情緒
廉價的氾濫

2015-03-27

我想是核
如何提及我們

咬蘋果,一口一口
皮是夏天的衣裳那樣
退去後也
沒人記得
而我吞下了肚
背著你

讓自己成為一種
蛀的可能
殆盡的財產
某部小說提到:黑色花瓣
等待究竟滋生什麼
拜託誰來掩埋

黑是洞
是深入地心
有對象的呢喃
轉身而去
細雨也能滋養土壤
最壞的說法還有很多

關於核,或許我們
否認臆測

2015-03-25

0325

無論譴責或迫害,世界上沒比重要的人冷漠,更讓人忍受。

2015-03-23

臉書觀察記事

大概去年十一月,友人R抱怨了抒情散文,「散文幾乎只是抒情,價值不如於詩及小說。」我知道,他指的是自我呢喃;散文像日記流水帳。

於是定期收看R的臉書,文字汩汩落下,畫面水落石出,幾近陶醉每日所見,R有把每件事寫得獨立於世的能力,世界是他仙境,日記好比葬花儀式;有次讀到R在雨天行走,開始為自身大名釋義,說服似地強調應拋開世俗對雨的反感,忽然錯覺其中攬鏡自照的成分比,再仔細觀察,R的文字少有第一人稱出現。

另一位友人C,我直說實在厭惡,與同學偷罵「簡直自認美劇男主角,以為世界繞著他轉。」不過幹嘛提到C?

再來講講對C的臉書觀察記事,C沒有R的文字好,才智部分不談,招搖成分倒不少,同樣喜歡書寫,但偏向發洩,有時則想強調個人生命的美好,值得注意的,C喜愛第三人稱,以此記錄每日偉業,在敘述上似乎經常失誤,挺著架子卻蓋不住三流倒影,算了大概不是為了炫技無可咎責,只不過由於沒有透露過多訊息,唯獨我不確定C是否忘記藏住寂寞。

唉呀,散文縱使抒情,最微薄的偷窺總是價值,包括穿越時空、主題汰換。

2015-03-21

理性同意,感性反對。

2015-02-24

交出一個緩慢的自己

逐漸緩慢地交出一個
緩慢的自己,用緩慢的心跳
緩慢地疼

於是我拋下攝影
不再凝視他者,也無人
得以行經
我自縛的小村。
當夜與燈火交替
雙眼尾隨燃燒的速度
好吝嗇地
不能流下半滴時刻
成為獵人

也拋下了筆
大概由於毋須維持
持槳渡河
的這類習慣
轉而開始練習
將語法捏得如水一般
渴求漫延無法而我只得
每日咀嚼,以口腔,齒
或舌根,臂膀,腳踝至底

(試圖觸及邊境
而感極限之際
抵達也不過如此
墜入深淵不過如此)
我是沙漏
時間打在心上多處溝壑

於是緩慢地,築起了自己形體
牽涉心跳,步伐,語言,聲情,困惑,矛盾,游移
都疼地原始也純然
向著你而空靈的夜如鼓的躁動

2015-02-22

2015-02

寫封不夠長的信給你,留白給日後;關於日後,錯覺時間還有多長,向列車長長駛過,長長地走。時間是不可量化的概念,包括那些夏日遠逸,或者與你消磨。度過卻又不捨揮霍,如果節制是項美德。
新的一年,讓記憶與現實並行。

2015-02-15

還是會寂寞

詞曲:陳綺貞

原F調    Capo:1    E調

E(4p)         E7(4p)
早已忘了想你的滋味是什麼
A(2p)         B7(2p)  B(2p) DM7sus2/A(2p)
因為每分每秒都被你佔據在心中
A(2p)   B7(2p)  B(2p)    C#m(2p)
你的一舉一動牽扯在我生活的隙縫
A(2p)         B7(2p)  A7(2p)  B7(2p)
誰能告訴我離開你的我會有多自由

E(4p)         E7(4p)
也曾想過躲進別人溫暖的懷中
A(2p)         B7(2p)  B(2p) DM7sus2/A(2p)
可是這麼一來就一點意義也沒有
A(2p)   B7(2p)  B(2p)    C#m(2p)
我的高尚情操一直不斷提醒著我
A(2p)   B7(2p)  A7(2p)  B7(2p)
離開你的我不論過多久還是會寂寞

A(2p)       B7(2p)
別對我小心翼翼
B(2p)      B7(2p)
別讓我看輕你
A(2p)   B7(2p)  E(2p)  E7(2p)
跟著我勇敢的走下去
A(2p)       B7(2p)
別勸我回心轉意
B(2p)       C#m7(2p)    
這不是廉價的愛情
A(2p)     B(2p)  F#(2p)  B7(2p)
看著我對我說真愛我

青春

年歲是債,於是某個剎那,他像終究失去了用途,身體的機制醒過來開始運轉,年輕時擦肩而過的利息,紛紛找上門來。

2015-02-14

短記

一、
「愛是熱,被愛是光。」

有些人能藉群體中發光發熱以填補能量,有些人則非。

二、
與陌生對象的談話,若有一定SOP節奏,如多數人能從中感覺安全,於是就成為共識、潛規則;那麼問題就回到,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2015-01-24

關於交換

事情總在離別過後才有意義
開始流浪而到
抵達綠洲
遙遠的信仰,夜裡清晰

大概也就
別無所求了我是指別離
像彼此生命的
語法那樣,溫柔地昭告:
不要恐懼雨的到來
不要抵禦它曾
將我們足跡
打得如此透明

2015-01-11

在外婆的病房

在外婆的病房,沒來由地我想起幾段私人的事,也許不恰當,在那七樓高的房間,約莫五坪,一間廁所,兩扇窗,兩張床,兩位躺著,恍若終究超脫的長者。

我看著父親,他的身體在房間,身影卻比窗外景色遙遠,於是更清楚而確切,感知到兩家人的疏離,儘管阿姨忙進忙出,儘管他們仍像從前,交代現況且絲毫沒有停止。

阿姨捏著外婆的手,來回、上下地搓揉,父親學著他,說這是按摩;阿姨跟外婆說話,他說你看到誰來了,他說你怎麼還不醒,他說你一定很開心,他說你流口水了;父親要我們幫忙,我摸著外婆的膝蓋,看著管子在他身上,就像一株植物有莖有根,一條樹枝割開食道,外婆今天吃晚餐了嗎?我還是摸著他的膝蓋,骨頭輪廓有些分明,臆著養分運輸之長,多久了他沒讓陽光曬傷。

然後姊在一旁發楞,眼睛睜大看著這一切,荒謬的我們之間有了肢體碰觸,平時不聞不問,我看著她的面無表情,她看著面無表情的景象,阿姨繼續對話,說你醒不過來了。

在外婆的病房,我坦承需要離開,回到家裡,繼續摸著吉他,時間會讓我們知道離開。

2015-01-07

現實無實現

讓他待我好,
讓我貪得無厭。

讓他忘記我,
讓我記得他。

讓時間吞嚥他,
讓我被時間驅逐。

讓他繼續陳述,
讓我只能比喻。

讓他有了身份,
讓我沒了故鄉。

惡行

獨立有幾次
被遺棄也就幾次

無法依靠你
無形的晚風沒有邊際

從不要求你來青睞
瞧不起走近你的自己
看不起卑微的願望
殘燭那般
而我是風

2015-01-02

時間無聲卻有痕

時間無聲卻有痕
新的一年在吃飯時
有個聲音這麼說著
也不是什麼想法
老調重彈而已
那些事情就是這樣
發生再多次都不能學會
如果學得會
那就是悲劇

幾歲時的志向是活在當下
幾歲時拒絕被記憶趕上
幾歲時終於逐漸恐懼將來

我們

無關幸福與否,
你是上輩子的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