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9

寫於《海邊的生與死》觀後


關於《海邊的生與死》,喜歡的對白和情節太多了,其中一句:「花開後自然有花謝的覺悟。」不僅是對自然生命深刻的感觸,更觸及了本劇的核心價值:生與死的交界。

要瞭解這部電影,通過日本獨特的物哀美學,或許才足以去解釋本片經典的一幕——滿島光飾演的都江老師,何以在鏡頭前,受到神祇般色彩的召喚,帶上絕望與希望並存的覺醒,決心為愛從容赴死。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末期。太平洋戰爭對這座島上居民而言,可說既遙遠又切身,遠的是戰爭源自於本島政府無所謂人民意願的決策,迫使人民與軍國主義站上同一陣線,直到戰爭一路延燒到小島上空,於是自殺特攻隊踏上這座島,開啟了中尉朔(永山絢斗飾演)和都江的牽絆。

他們的相遇,從部隊要求居民封路開始說起,那是學校孩子上下學的必經之道,強迫所有人必須繞道,使大家對這條不明究理的政策怨聲四起,卻又莫可奈何。中尉朔儘管身為頒布指令的軍官,卻也陪著孩子走完崎嶇的路,同行的都江看在眼裡,也看見朔的良善,兩人的距離持續拉近。

他們靠信件傳遞感情,然而在島民與部隊的關係下,兩人的愛情是無法開誠佈公的。為了避免幽會被發現,都江只能趁著夜晚,沿岸游上海邊鹽屋。相見的困難,也預告這段激情註定活在宿命底下,隨時可能被命運的海流吞噬,擺渡於生死交界。

愛情就像花開,燦爛爾後必然迎接逝去。這是大時代底下殘酷的預言故事,也造就兩人之間的衝突,都江渴望愛得轟轟烈烈,朔卻想對命運妥協,他說不要再見,他說我們不會保護島上的居民,我們只能趁著敵方不注意,捨命奮力一擊。

站在生死第一線的朔,早就看破現實了,就像海浪不斷拍打沿岸,生與死的界線,每天都在改變。但都江不信愛會改變,她的心意已決,如果花期短暫,凋謝絕不是終結,反而應視死亡為生命價值的超脫。

都江不怕死亡,才更渴望把當下活得燦爛。當朔必須在今晚赴死的消息傳來,一場淨身更衣的儀式,帶領都江的靈魂走向生死交關一途——她決心好好送別朔的離去,再從岩岸墜落,象徵一同赴死。

都江的殉情體現了日本人的生死觀,壯烈而淒美的死亡,是因為相信著兩人死後,能夠轉世到期望中的理想世界。

日本人對宿命徹底的覺悟,顯然抵達不過畢竟屬於人禍的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無助,留不住朔的都江,最後只能隻身倒在沙岸嘶聲吶喊。所幸,那一夜日軍同時宣告投降,戰爭終止。

看似是國家戰敗,失去希望,卻反倒讓島上人民重生、找回希望,生活慢慢走回軌道,輪迴繼續轉動。都江又收到朔的來信,上面只寫道:我很好。

生與死的交界,不只愛情可以體現。軍國主義的死去,終使人民找回生存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