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0

關於無止盡的偏見

湖水那樣
若我經過
風會挾過偏見
讓惡言,留在湖面
波光粼粼
我也在上頭安逸

對安逸過敏
在嫌惡中換到自己
所謂等價並非良性循環
可那是癮
那就是癮
沉迷其中而渴求目睹難堪
用自我,吸取自我
了結如同契科夫筆下
劇作海鷗的每位腳色

無端謾罵是因為
劃出一條安全的界線之後
我在這邊而你
在那邊
歧視是道儀式
存在主義那般
持續而擺脫不掉的荒謬儀式

歲月靜好

2014-12-28

一夜好眠

每天像一種標的
在水面
鮮明的慣性口吻,也就自問自答
漂浮順著某種非洲藍調節奏
雨從屋簷走來
有人消失
有人即將離去
每個人只打著一把傘
低矮的迴廊走著而走著
醒來的那刻已在廢墟

他們規律地舉起腳步
想想這會是我忌妒你的主因
就要割去我的一些部分
囉嗦的舌幻聽的耳理盲的眼
貪婪地嗅著可能溢出的蜜
包括空洞的心
因為洩洪
顯得我是那樣多餘

無法觸碰無法進一步說明
風來得慢,去得卻很快
讓我給出去的那些
即將面臨潰散
於是讀著別人的小說故事
把骯髒的自我交給虛擬人物
祝福一夜好眠

(然而那些情節還是不斷不斷不斷
不斷不間斷地八股地重複像極簡音樂像印度舞蹈像祭典像人的陋習像海之為海人
之為人吃之為吃慾望之為慾望死之為死)

霧靄綁架了夢境的一小部分
殘缺的不完全感,逐漸滲出滲出滲出直到現實再也裝不下
繼續假裝每天是一種標的
最好可以,以遙遠而陌生的自己
作為終點
雨在盡頭下起無聲無息地

2014-12-20

無論是否成湖

聽完Terry Riley的《In C》2009重錄版,像一份禮物,又或久旱逢甘霖;簡言之,無論是否成湖,當初的風也許於途中,曾經折損,曾經改道,但其內裡仍悠長地,等待一場世界性的漫延、異旅,即使墜入迷宮,絲毫不曾抵抗成為迂迴之結構,由於遼闊。

2014-12-19

幸運與否

神經衰弱纖細易感,進醫院,或戲院
每件事都有幸運與否
不好的事經常拿來浪漫化
婚姻、離別皆是如此
經常想起
並不表示疼痛能夠當下發酵。

2014-12-10

每天都是僥倖


白蘭琪:我總仰賴陌生人的施捨而活。
-田納西威廉斯《慾望街車》

-

也不清楚我的分母,
哪天即將用罄。
就算不論名利,也已用討厭爭執而閃避。
追索似乎是場零和遊戲,
冀求明天的我打敗今日的我,
同時又想著真討厭這樣的競爭行為,
自我與自我分高下,
自己敵視自己,然後看輕自己;
而後,
打垮不了昨日的自己,
只能以今日試圖毀掉他人,
想當然耳,每一個當下都是那樣後悔不已,
最後總是倖存的驕傲勝利,
每天都是僥倖。

親愛的G假使你能企及

Dear G,

或許我們,在不斷相遇的時刻,也不斷遺棄,與被遺棄。

弄丟了的是什麼呢?親愛的G,我想,那大概是你會張大了眼睛,真心抱著疑惑,用無法理解而認真的神情所問的問題吧。

然而時間總會戰勝情誼,縱使我們不去主動談論,仍舊能夠感受得到;也縱使我知道你已經成為有情而無感,那樣的人,我只是想跟你提及,什麼時候才肯為自己而活呢?

什麼時候,你才能不去習慣總是被動接受一切的自己;如何信任自己,用理性而非慣性,不去模仿他人的行為與言詞,讓每次的聲音與眼神,都能因為當下而傾瀉。

而親愛的G我已能夠想見你未來的模樣,也能如同你所冀望的神話故事,找個單純而有穩定工作,偶爾拿別人的笑話耍耍嘴皮的男人結婚,共組成所謂家庭,讓你的將來,每個階段因此有了歸依,生而為人,負著他人所認為的責任,幸福快樂的日子。

但神話或傳說,都是群體渴求的原型關係,甚至他者為了某些目的,所訴諸在我們身上的種種,那些故事是被形塑、捏造出來的,藉以導正我們的觀念與想法,好讓每個人都能在既定的模式中生活,生存,是否覺得可怕,命運就是這樣被定義的。(相較之下,論卦不論言行的命理師似乎顯得有良許多。)

你的未來如人,單純到不用算都知道,一條筆直高速公路於前展開,沒有叉路,安全穩當,你以為的故事其實就是沒有故事。真正的原因是你的主動,願意遺棄自己的故事,或者說,在黯夜二點五十,那些編織的可能。

2014-11-27

分叉路口

鄉野不見遠方,駐於分叉路口,兩條大路開展,空氣混濁,嗅覺被暫時收買,兩種毒藥,上癮快的,相較容易被人踏上。

兩條道路各自爬滿野草,無論什麼季節,盤算總是一時之快,人不自由,到哪都不見遠方。耽溺於步行,西西弗斯一般,藉以苦行感受存在,揣測不自由的未知前方,哭著安祥睡去,好像一場諷刺喜劇。

「我在為我的生活服喪。」女僕雅佳如是說。大概從中她確能高人一等。

2014-11-21

慾望到哪,就做到哪。

這樣的極簡很性感。

第六種官能

我愛你
何以需要原因
不用對我述說任何故事,不用與我交待來歷,並非不重要,那些無關乎彼此時間。
時間是愛及恨的載體。
爭執在其中,是無情節的情緒。
前五種官能經常如利刃。

若有人探問您的流動

為什麼計較數字?
為什麼在乎禮節?
只是存在,難道就不能成就完善的道德?
如果每個靈魂能夠拭淨自身,無所謂光潔透明,知曉自身渾沌且能獨立於世,去愛與被愛,以好奇和溫柔成為燈火,將週遭映照得渾圓飽滿。於是,若有人伸手,試圖進入以探問您的流動,那便答覆:變與不變即是本身意義。

2014-11-17

他就變什麼

吠陀經:「一個人想什麼,他就變什麼。」

楊佳嫻〈在一個晴朗的周末〉一詩結尾:

你凝視著那個傷口
你變成那個傷口

-

無關乎身分,無關情緒或理性,無關悲觀或樂觀,割裂慾望後,所剩或許不只兩塊。便想著命運,成為命運。

2014-11-10

Dear, ____

時間就此打住
當下失去前後語境
真空,無法流動
再無意義
於是我提筆寫信
不確定是對過去的你
還是未來的你,也不大能夠
確定你是否讀信
打開文字時,文字是否
色香俱全

而我寫信給你
「親愛的,關於我自己......
想著沒有語言的年代是否
我們更加認識彼此

「親愛的,關係本就沒有意義
無所謂愛與不愛......
後來的我追溯起當時的你
當時的我考古你
我們的對談大概連錯肩而過
也稱不大上。於是
將現在的你留給未來的我
讓毫不相干,是現在的彼此

但是親愛的你從山的那頭還是不斷
寫著至少三頁的文字過來
對話體建立在沒有時序的冬夜
我經常看著遠方的窗口微光
沒有聽見字被留下的聲響
親愛的我時常不願繼續予你文字
我們從未建立任何語言
而你是一部已入戲院的電影

我仍舊寫下信來給你
騰出生活中可能摔落的縫隙
親愛的於是我
仍舊會在寄出信件的時刻
慣性遺棄曾經內容

2014-10-19

像風

我將自己想像成風
可以越過河堤大橋
成為藍天白雲間隙的
那種風

那種風總是
自由,且無信仰的
這是良善的人生,這是無責的人生
你於是問起風的名字
在河的盡頭想起遠方不存在的平靜
你答允風的名字
對著無處可去的黃昏
對著兩岸,腹地廣闊如指尖曾經觸及
對著霓虹升起的暗夜
對著日復一日
穿過了我,不經意地
像風

或說自由經常有限
期待容易透支
體力總會夭折
生活是場等待熄燈的儀式
有限的,如我們談及
風在暗夜的去向
那是否如水?曾經悲傷,曾經柔軟
曾經以為以時間抵禦責難
甚至頑固地
輪守整座午後的偏執
如果情緒擠不出一滴汁
如果冬日六點,你沒了神情

如果我能成為風
一道不去釋義身分的風

1019

「更純粹一點,
再更純粹一點。」

這麼想著的同時
內心比一切雜亂

2014-10-17

自愛

以為就要滿溢
卻經常空蕩
沙漏等著需要與不被需要
如清晨一具身軀沒有問候

2014-10-11

比詩更值得耽溺的生活

關於草木不安的根
總是挾著時光,面朝土壤
掘不到盡頭那般
與日子平衡,與自身拉扯

錶上的數字刻痕
在夜色浸染下
漸趨模糊。使我凝視指針
毫無目的地
猶如走向你的雙眼
緩慢點起了燈

(於浪潮臨岸前
沙灘上的足印,與雲仔細
對望著透明的彼此
彷彿不曾迎接過海

於小劇場黑暗中
屏息的三明三暗
黑幕顫抖地
掀起了黎明

或者,僅是關於那首
在江河氾濫的筆尖之下
仔細推敲而決定離岸的
冗詩。浮木與蘆草錯肩
在這個秋天
任來自山中的暗流乘載
抬頭望向出海口的盡頭
大概也毋須
再去提及他方)

渴求落腳之處
一片無法定義的荒原
而我躺下,耳背貼緊了地平線
你的髮絲猶如芒草被風撥弄
多霧的清晨
什麼曾經發生
什麼不曾發生
昨夜大雨,降在彼此肉身
露水坦承了這一季的光
而後,便是時間,遠道而來
游離於某種無盡循環
有關淺眠,有關清醒
有關今日,有關夢境
生活似乎簡單地
只剩大河一般的血液

2014-09-25

髒字

放入某些語境後
「請」、「謝謝」、「對不起」
只是髒字而已

2014-09-22

時間與火

他說:
這樣很美啊

城市像張透視圖
灰燼燃燒到
前行不回的方向
時間是被捻熄的菸頭

2014-09-16

傅柯:「人終將被擦拭抹去,有如大海邊緣化在沙地上的一張臉。」

2014-09-15

探究本質

讓創作回歸社會語境,首先必須跳脫由知識份子所把持的帝國之眼式的觀看,甚至觀看觀看,進而解構為知覺與生產的運動與方向性。

2014-08-31

失眠

從夢境
掉落了一些句子
忘在牆角
似要靠近
又從時間的隙縫
如滴水剝落

沒有對像的話語
像在廢墟的迴廊
隨時可能
在轉角,遇上你真心渴求的
那人,沒有形體
是山中連夜的濃霧後
結膜而失焦的壁
不痛地磨刺著雙眼

隱居時,只有壞的天氣是確切的
不再被誰誰干涉而只有天氣
束縛著自由,如此萬劫不復
沒有痛楚卻是一無所有
失去需要逃離的對象
如在無黑幕的黑盒子中
計畫一場
驚心動魄的默劇口白

2014-08-28

大船入港

由於你的缺席
整個夏季,我都在漁港
被海風磨洗頰面之間
僥倖地度過

在明亮的日子裡
與漁人們一同
在礁岩的臂彎中
等待如浪般的平穩時間沖刷
「魚群的記憶能有多長?」
有時我渴求著
這類經常被人忘卻的問題
在上鉤的
那一刻
時間凝固在海的波光之中

漁人要海
海要魚
他們豢養彼此
或者成為彼此鮮紅的
易妒血液
經常我以為海峽就是我倆的情敵
每逢大船入港,我在成為海景的過程中
感覺內心逐漸踏實

漁人的愛,能夠
保存到這一季的尾聲嗎?
沒有如同
獵人在森林
逐鹿時的目光如炬
沒有如同
禿鷹在高空
盤算著誰的瀕死
鳴笛聲起
讓我認真想著
漁人的愛如何能夠
延續下去

2014-08-22

黛青塔娜Haya樂團《遷徙》(2011)


這是Haya樂團與黛青塔娜的第二張專輯,從名稱就知道,是一張與遊牧民族的遷徙有關的專輯,就算對這個民族只是略知一二也沒關係,因為他所講的共生概念,也就是人與自然,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一個哲理。

Haya的音樂最受注目的,應該是黛青塔娜充滿靈性陰柔的聲音,還有馬頭琴、吉他、打擊樂、貝斯、冬不拉、簫等器樂編制,風格比較偏向民謠、世界音樂,時不時會加入念白,或者是蒙古族很特殊的「呼麥」唱法──運用聲帶跟口腔的發聲,一個人可以同時唱出高低兩種共鳴聲部,有點像是吉他可以發出一般的音跟泛音兩種音色。

主唱黛青塔娜應該是一大亮點吧,聽說她的創作靈感都是來自夢境,她說在她曾經唱不出想要的聲音,但就在夢境中聽到了,她便連續幾天幾夜,除了找尋聲音與自我對話之外,完全不做其他事,來完成自己的創作,也因此,她的歌很多都在凌晨完成。


Haya樂團的音樂時而遼闊,時而溫柔,有時像在草原,有時又像在荒漠,多變卻保有一定的韌性,充分展現出遊牧民族的堅忍性格。

沒有人喜歡孤獨的

對於自說自話的關係實在沒有興趣
也就不勉強與人交往

Temples首張專輯《Sun Structures》(2014)


Temples這個團受到許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樂風影響。其最大特色,就是帶有迷幻、公路、東方的鮮明色彩,讓人聯想到The BealtesKula ShakerThe stone roses,帶有90年代的baggy的放鬆節奏。

另一個特色就是DIY的音樂感,他們錄音是在主唱兼吉他手的家裡,製造出空間感、毛邊旋律、類似一種低成本製作的聽覺效果。

雖說,聽他們的音樂可以看見很多樂團的影子,可我覺得他們已經走出獨樹一格的路線。這是他們第一張專輯,叫做sun stuctures,這個概念聽起來好像很抽象,卻也賦予了每一首歌自身的時間感。

譬如說〈sun structure〉這首歌,有一種motorik的節奏,就是指固定的4/4拍,不斷持續一種很機械式的明亮節拍,很像下午12點時,那種正在散熱,陽光逐漸變斜的時間,迷幻的氛圍又帶有一絲懸疑,很適合在開車、路上通勤的時候聽。

因此,也可以說每一首歌都有不同陽光照射的角度,像是〈Sand Dance〉這首,歌詞裡提到沙漠、sand dance、在夜空下等待希望之類的,加上層次很分明的節拍、螺旋上升式的旋律,反倒給人一種日正當中的感覺。我覺得很像在描寫埃及,當然這只是個人對異國的想像。

還有〈A question isn’t answer〉這首歌,由漸大的拍手聲跟遠方傳來的和聲開始,加入電風琴,營造儀式性十足的氛圍。

最後一首歌〈Fragment’s light〉比較Britsh folk,很像黃昏的山間,太陽快要西沉,慢慢平和下來的感覺。


整體而言,因為空間感跟時間,我覺得這張概念專輯有如一部異國公路電影。

坂本龍一《Three》(2013)


這張專輯取自2013年在倫敦融化音樂節的巡迴演出。三位一體的意思,除了是三位演奏家坂本龍一、摩樂鮑姆、茱蒂康,也代表了鋼琴、大提琴、小提琴的三重奏。

坂本龍一是一個突破性很強的音樂家,連自己的東西也會不斷重改,比如說這張專輯,曲目都是拿舊作重演,大概也可以說是炒冷飯吧,但也因為不同的組合,不同的編曲,他的歌迷就是願意買單。裏頭收錄許多著名的曲子,像是戰場上的聖誕快樂、末代皇帝、美貌的蔚藍天空、火線交錯、七武士、高跟鞋(阿莫多瓦電影)YMO時期的Happy end

如果喜歡極簡、實驗的音樂,應該很適合多找坂本龍一的音樂來聽,他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跨界、跨文化、跨種族,樂風又多變的音樂家,曾經組過實驗樂團YMO,年少時受到搖滾樂很大影響,曾說實在無法捨棄有精緻和音的披頭四跟狂放不羈的滾石,除此之外,也因為德布西的音樂(弦樂四重奏)大量使用九和弦,而瘋狂迷戀德布西,甚至一度自認是德布西再世。總之,坂本對音樂的涉略非常之廣,不過我認為他在台灣的名氣,主要是做配樂的緣故。

說起坂本做配樂的開端,也跟他的人生一樣,因為緣分加上奇妙的亂來而開始的。先是大島渚當時在拍《俘虜》,問他要不要來演出,坂本不是直接說好,而是回他:配樂也請讓我來做。可是在當時,坂本從來沒有做過配樂,大島渚也馬上答應,這個工作就這樣,簡直可以說是亂來地開始了。

在《俘虜》入圍坎城影展後,他認識了貝托魯奇,得到後來的合作機會。


末代皇帝的拍攝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他在戲裡飾演一位日本軍人,原本劇本裡就安排切腹自殺,坂本非常抗拒,因為對日本人來說切腹非常可恥,所以他就積極說服導演,切腹是對日本人的刻板印象,不應該在電影裡出現之類的。然後她又堅持給貝托魯奇兩個選項:切腹、坂本龍一。如果選擇切腹,坂本就回日本。最後貝托魯奇才妥協,改成舉槍自盡。

2014-08-21

生產者

雞生蛋
不吃蛋

豬被豢養
有時吃著豬肉

2014-08-19

極簡

我喜歡行文時的自己
我喜歡需要音樂的自己
所以討厭
失去去愛兩者的自己

2014-08-17

站穩

在真正的藝術面前,你連站穩都需要力氣
於是我們沉默
我們等待確認存在

2014-08-08

【吉他譜】猛虎巧克力-理由

G調


(Verse)

Am              C          G             D
是和你一起醒過來 又或者道一聲晚安
Am                       C          G          G
在睡前和你聊一聊對未來的期盼

是騎摩托車去上班 和朋友一起吃晚餐
不需要多加思索這些多麼的簡單


(Chorus)

G            Am           C
當新的生命來 能不能期待
當是時候離開 又有什麼遺憾

G            Am
當經歷一番浮浮沈沈
     C                    C           A
最後還能看見湛藍的天 旺盛的海
            C
最後的平凡

(Bridge1)
Am C G D

(Bridge1)
G Am C

G           Am         C
我想要守護我們的未來
我想要守護你為你勇敢

2014-08-07

攝影


想要成為街尾巷弄的光
我在折射的角度之前
被自己彎曲成
數字的模樣
有時,我會相信許多可能

有時,我則懼怕言詞
摩肩過後的身體
被寫下上一個人的
悲劇;我們用種想像耽溺
並行走於慣性的城市其中

記憶的顆粒
逐漸將身體腐為鏽斑
我們接收雨水不請自來的命運
快門回響著,像一把大傘撐開
大道萬里無雲而延伸
裏頭的人於是相愛


2014-07-31

情歌越有意義,越是夢靨

忘了誰說的:

情歌越有意義,越是夢靨。

有時聽到太多

有時聽見了音樂的靈魂,就怕。
靠得太近,恐懼會四起。

想起童年時渴盼的聲音
然後拒絕想起

有時聽得到太多
道德甚至良心;
唯獨自己的沙啞。

2014-07-24

關係

如果我能發覺

阻斷我們的
不是時間、興趣、志向
而是平庸與否

如果我會發覺

適應離別

適應離別,是二十五歲前的功課。
面對死亡所感到的是孤獨,
面對告別所感到的是寂寞,
無從比對,但應找到與他們相處的辦法。

2014-07-20

關於走路

關於走路。

大概從二十一歲起,開始習慣大量行走。大四時,經常獨自繞著操場,感受努力而有所獲,未來、人生,似乎都在計畫中了,可卻還是徨惑,我總想著電影《陽陽》,想著那沒有信仰的焦慮,圓讓人接近西西弗斯般的循環;更多時候我會分不清,是恐懼在背後追逐,抑或我有意追求恐懼。

然後是某年的盛夏,隻身前往台東。認識一些人,他們第一次出現在我的生命,也彼此知道大概就是擦肩。

換宿的方式,是每天下午到親水公園表演唱歌,於是,我用白天,尤其早上的時間,持續大量行走,有時爬山,試著也讓頭腦傾斜,不去想到,如果一直走,將會抵達何處。陽光下,讓生命像破掉的溫度計,水銀緩慢溢散那樣。

在台北的時光,走路成了如同吃飯睡覺,生活之必要。台北適合走路,這座城市除卻了「假設迷路應當如何求助」的困擾,在地狹人稠的地方,如永和、板橋、三重等地,尤其如此。

台北走路也有趣得多,經過不同的商店,推測其音樂類型、性質與年份,可猜測老闆仍然活在哪個年代,以及擦身而過的人的叨絮,經常我會側耳聽著,有必要的話則順應緊隨,就像採集,錯覺是馬修連恩採集古調或者大地之聲;然而,文明的聲音不曾讓我發楞,在台北之所以適合行走,因為人的思路能從中更加清晰。

於是我大概瞭解到,那是類似逃脫的行動。試著以步伐作為GPS,歸類出自身的確切位置,有時感覺存在,有時則否,就像有時我感到某些聲音可以容納我,有時卻又認為被告別了,無論那是某樂章中的旋律、節拍變化,或者誰的話語及呼氣。

可能我也從未意圖創造什麼。

2014-07-18

純潔

如果意識生活不過是筆爛帳
或許那就連羞恥的力氣都沒有了

2014-07-16

撞牆期通常一周兩次

撞牆期通常一周一次,有時是過動症來潮,有時是感到憤怒之無用。想讓任何起伏,包括快樂,從深處消耗殆盡,類似發洩,或更準確地說,是意圖指認存在。

消耗才是最難的。

體會失去,失去體會,又得兩者兼顧。想起法國哲學家Bataille的耗費概念:在過去,日本北海道愛奴族有個殺熊祭典,為了將人內在的動物性呼喚出來。

愛奴人認為,熊是可敬的對手,因此,每年都會殺一次熊,並不是出於痛恨,而是在殺熊的過程,人能重新死過一次。當最強的對手在你面前死去,你也會感覺自己的死去,在死去中,同時又感到自己的重生,如此一來,生命狀態便更加強烈。





2014-07-12

卡住就寫日記

好久沒有想提起紙筆寫信的衝動。

在暴雨的夜晚回到家,開門,地上一封信,銘黃色橫式信封,來自澎湖。女孩在信中講述好多故事,包括之中懦弱的自己,好幾次想要放棄,但花了幾次,仍然找到穩定、繼續前行的方式。「願你能做我明燈。」

我發抖著,讀完了信。像望見她的背影。

我開始想寫日記,內心極為慌亂,像被點燃了的火苗,害怕燒到盡頭。想起了大學時所看的影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主角自問:我怎麼會變成這樣子。

也一直想問:我怎麼會變成這樣子。

-

女孩在信中表示,慌亂的學期末,她在校園,看到誰,就找誰聊天。

有時都會這樣的,試圖將問題打包丟給人,明知要的不是解決方式,自己才是真正的處理管道,卻往往如此,重複而重複,惡性循環。

我想起今年一月,在知道了家裡許多複雜狀況的那個晚上,哭太用力而睡不著覺,突然想到小陳,想著或許可以和他談,半夜兩點,去了手機。小陳不耐煩而認真地指出應該怎麼做,處理好事,再處理情緒。

那個當下才發現,我總是在推卸責任。但長久下來,真正無法坦誠的人,是自我。小陳說:「你不知道你自己在想什麼。」我反駁,但其實是被說中了。

不是拒絕理智對情感伸出援手,而是拒絕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

和別人談論並非依賴,而是在每一次的述說過程,都能編出不同的藉口與理由,並看著別人信服的模樣,印證自己的作為沒有問題。

不是不去處理自己的寂寞,而是不肯面對自己。

體制中,隱惡揚善是必要的手段,是從什麼時候,我把它當作目的?甚至習慣?我試著回想,沒有哪件事情,稱得上是確切。

-

我害怕跳著想起每個決定,我害怕回看,選擇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性格。

性格與環境不是對立,別將兩者混為一談。

-

你以為你是誰,做錯決定、事情沒做好,也不會有人在乎你怎麼爛,別把這當進退不得的藉口。別老將兩難掛在嘴邊。

2014-07-10

談論那些快樂的事


如果可以,我也只想
和你
和你談論那些
快樂的事。

寫首有著荒涼語境
的長詩,無人背叛
或者離境。當一座通勤的城
習慣於
與正對面女子神情中
重複複製貼上的質疑
對答如流:「哪都能去,哪都
難以抵達。」
印證氣象預報中的長短句
而我們只是
只是被擠壓後
的某個暫時午後
沒有計算機率之必要

於是你買下最新iphone
囁嚅改版後的優勢及那些
被消費的快感
和朋友看完首輪電影
適時製造二手評比
和從未謀面的夥伴開始熱絡談起人生規劃
旅程途中,遙遠而安心
偶然之間卻閃過
舊情人口中,那過度咀嚼的
經典老歌慣性韻腳
在多年後的今天
依舊審判著你

吸收循環代謝
而我們總是回收情感
(卻有時我也僅僅
只是想和你
和你純粹而冗長地議論
那些,快樂的所以)

2014-06-27

〈怎樣把鈔票花完〉一段

「人與人之間為什麼一定要有關係呢?一有關係,就複雜了,你看椅子和椅子之間有關係嗎?沒有,沒有關係它們就相安無事。

我答道,很好,我在你眼裡是椅子就對了,你累的時候坐一坐,不累的時候別理他,這樣你也舒服,椅子也舒服。」

李師江小說〈怎樣把鈔票花完〉一段

2014-06-24

優柔

與你的談話
像是,站在池邊
猶疑著是否
該撿池裡的球

2014-06-23

失語症

給我一種
不至於荒涼的語境

2014-06-19

如果你說賦歸

像脈搏中
有座形而上的花園
而我們假裝無法聽見,那些新鮮
與泛紅,在揮別的臂間
流動地過度漫長

你用說明
通往了時間邊境
將我們各自繁忙的淺眠
落地窗前的話不投機以及
那些彼此的沉默時刻,內心所暗自應對的
那些從社交網站上
偶然得知,然後錯過的
或是藏好那些
出發前,社會化了的身體
透明的背脊由上而下
像熟透了的果子
滴透於未完成的排練本上
我用一首〈黑暗之光〉
逃離你那如浪一般
鹹濕而
無法上岸的側影
笑的脆裂好像
夏日午後
門縫後頭的紡織機運作
拙劣的對話內容有時總是渾圓並且飽滿

而海,是那樣失語
那樣赤裸地存在
你像丟了鞋的孩子
沿循著沙岸找尋,被時代
或文化
遺棄了的老鐘
你帶有某種
總是躲閃一切的眉頭
將被陽光稍微偏移角度的時刻
重新校正
指揮風裡難以拼湊的疤痕
朝向雨後的海,凝視死亡的透明

而我或是
只懂盼望海面的守燈人
如果你要靠岸
這裡沒有潮間帶,讓你猶豫
或者恐懼;沒有天然海港
提供你找到任何遼闊腹地
不定期的風暴依舊來襲
我沒有任何的鏟子
以及容器
沒有與你想像
繁花綻放時
一同心跳的籌碼
我也並不曉得,雨季的預測與誤差值
如何用首無用的詩
計算成
可被理解、推敲的數字
又或經過考驗的文獻
如果暴雨能像一種
不至於魯莽的結論
如果你還能想起
岸緣,那不夠絕對的溫度

我也只會要求平安
如果你說你會賦歸
如果你是相信著我的世故

而我們平靜地繼續過去

訴說那些弧度
如浪潮來襲
海草受襲
魚群紛紛躲避
然後棲息
等著季節被風拂去
而我佇立原地
向著那些弧度始終喃喃
和著側臉
一起過境
灑了一地的海
港灣的你
將它拾起
於是交給了無盡。

2014-06-08

那是個走入暗巷的靈魂 ──致不被看見的人們

那是個走入暗巷的靈魂
手肘倚貼灰牆,他只是在等
外頭車的引擎逐漸斑剝
某類容易被誤讀的氣息在呼出之後
如紙皺起

那是有著黑狗眼神般的靈魂
他過境於洗石子式的老屋
將那段革命歲月和舊報紙、舊紙箱
一併收攏。於是他靠上
已然成塊的水泥樑柱
結束後,望向那雙領過物資的手
和那些不再相干的油墨字跡
淤積眼頭的垢

那是個吉普賽式的靈魂
母語口音有如多餘的舌
沉默夜裡他想起了不沉默的輿論
接到一通同鄉打來
無法落腳的求助電話。他安慰道:
車站,還有地板

那是個住著營造師傅的靈魂
蓋好的意義是買賣
等待的日子是條走不完的長河
期間他怕雨天
像紙怕水,太輕的房子怕風吹
他只是童話中建造自己家園的豬老大
也許過於勤奮,或者信任
才能毫無怨言,接受一切的賤價拋售
自己被自己給埋葬

那是個時代遊走的靈魂
那是個城市吞沒的靈魂
那是個聽著屋簷滴落的靈魂
那是個深刻感受氣候異常的靈魂

那是、那是。

2014-06-05

一封陌生來信

收到了林鍾隆先生妻子的來信。
「我與你,素昧平生,怎麼突然想對你講這些呢?無解。」
信中的她,這樣表示。

老師的作品,充滿了人與靈。
文學界大都重鍾老與李喬。

或許站在真正的藝術前,你無法勇敢地直視他。
不知怎地,一個瞬間突然產生這個想法。
老師的太太怎麼突然提起筆來和我提起對老師的思念?我深怕我的邀約,觸動了她什麼。像見到一個深刻的靈魂,在你面前卸下外衣,掛上衣架。好想和她碰面,講些什麼,什麼都好,或者什麼也不說。

這個時候,無法提起任何技術性的念頭。
像被風吹著,然後搖落的旗幟

2014-06-01

有所崇敬,有所畏懼

史作檉:「人的心靈如果是打開的,那也就沒有什麼好講了。」

放著Mew的〈Comfortable sounds〉,走在時間交替的巷口,是那種斷斷續續有著狗吠、碗筷碰撞,及無聲的暮靄,感覺時間的斷裂就像之前塔可夫斯基的電影《鄉愁》(nostalgia)中,什麼的結晶與延續。

「水的三態都有了呢。固態,氣態,液態。」一同去看的朋友表示。

彷彿還能聽見電影最後將近十分的長鏡頭時,詩人的步伐與背後無法看見的滴水聲音。他點了燭火,深怕熄滅,兩手護著,時而拉開大衣,時而停頓,並且回望,分不清是呼吸或者嘆氣,長短不一,像準備一場未曾實行的儀式;精神嚮往是種狀態。

拍完《鄉愁》,塔可夫斯基決定不再回祖國蘇聯。

裏頭有段話:「不是瘋子,只是充滿信仰。即使瘋狂,卻接近真理。」

-

我想回山,回到能看見山的邊境。
有所崇敬,並且有所畏懼。

想到這裡,絲毫不覺痛苦,或悲傷地,流下眼淚。



2014-05-24

當受困孤島 無路可去

「我是浪,
而你是我不斷靠近的沙岸。」

2014-05-16

他只適合五月

諸如昔日無情節
在陽光下,結成而晶
被喉頭滯留

選在這季尾聲
他朝晚風奔走

2014-05-10

【紀錄】三行詩

〈靠近〉
於是我們去看海
躲入島的邊陲
共有一張,被河沖刷的地圖

〈最後一晚〉
女孩雙臂挽住膝蓋,有如圍起夏夜
眨著眼好似蟬鳴,在八月尾聲
她的殼就要被風吹皺

2014-05-07

循環之歌

世界在規則之中
我們是圓的週期
為求準確,四捨
五入。斷手
斷腳

別忘了畫圓弧
歪斜只
是過程中之必然
否則,稱不上過程
更何況,存在
本身
就是件無窮無
盡的難題

我才懷疑
窗下車潮
之所以如海
是因為良善
總是追逐不完

當一座城市很難


幻覺

放棄得太快
鬆開後,才讓你以為
我的手不值得牽

留下的心事太多
才讓你錯覺
期待破曉的來臨

於是,
你走向綠洲
過去我們並不提
踩在真實上頭
會是什麼感覺

2014-05-06

絕對的孤寂

需要絕對的孤寂
用停頓的間奏,好
將我隔離
盡頭,有了顏色

2014-04-30

無交集

翻身輾轉
跟人的毫無交集亦是如此
厭惡配合演出
多想消失
比化為煙霧更輕
證明自我未曾存在

2014-04-20

別離


蕭邦《別離曲》
公路上你的側臉
是時間遺留的疤
於是我們在廢墟跳舞
在雨水過後
在泥濘
在歡愉之漫漫
長夜在車窗
凝結
在寒冬中的每吋呼吸
滑落直至全世界失憶

2014-04-17

在城進退


你在基隆河口,出航尚無班次
於海風鹹膩之中彼此推擠
如敵人潮被迫失序

老舊天橋,望向貨櫃那頭
走入某類看完,就在晚餐過後
面容失去了的商業大片。或者
已於上一季,便淹沒於口沫的
過時電影
不值得交代我們的情節
不值得說明你

(船甫經的水面刮痕
浪的形狀像夜)
你提到貓,神情很不經意
傲慢刻於床頭
絲毫沒有妥協可能
凌亂貨櫃持續著
港灣堆積。躲貓貓說話不犯規
那裏太多藏身餘地

就讓雨來
請在騎樓等我,孑然一身
裸身的城
如指尖下的樓廊喘息
民房在城起伏
讓我們一同,呼出一片日常的灰
維持話尾的半點訊息
玻璃窗前
隔開一場大霧
望向彼此靜默

跟隨躲雨行人
你也踮起腳尖行走
於下水道邊,撐傘直到最後失足
城市用蹣跚一分為二
(船甫經的水面刮痕
浪的形狀像刀)
無話就用個眼神示意
電影主角曾說:
離開,總得留下些什麼?

於是我們去看海
躲入島的邊陲
共有一張,界線劃分清晰的邊境地圖
期間便不再多想
譬如並肩,瞭望一場更大世界

也曾走入沙岸,任由泡沫湧上
平靜像是沙漏空的一半
打著浪的猶疑步伐,依循耳的輪廓
沿線前行
或被海風叼離,沒有抗拒
肉身已然散成沙粒
不對乾癢的存在繼續辯證
我們也不再對話
只是對望,逐漸成為彼此廢墟

海鷗低旋於上
正預備著
被離港前的汽笛失準擊落
(那船甫經的水面刮痕
閃著就像魚鱗
或者樓窗)

新鮮人


到班的第二天,依舊沒有太多社交,大概這是公司的文化之一。中午是同事們交流的最好時機,吃飯時放空,不該說的話也會不小心漏嘴,心裡太多埋怨的,可能就不適合與同事有過多交際;我開始有點擔心往後的日子。

話說回來,進出時的巧遇是唯二能說到話的機會。

下班時碰見從未說到話的同事,簡單招呼了她,對她的印象僅是第一天開會時,被總經理罵得很慘,僅低低地解釋自己的狀況,不否認自己有錯,也沒提出更好辦法。她親切地告知我忘了打下班卡,然後我們一起走進電梯。

電梯是安靜的,從十五樓均速地下降,像血液流動、睡著時的心跳、廠房中零件的安分守己。隨口搭訕聊了幾句,不外乎什麼名字、住哪、在這裡多久了,像都市大樓剛搬來的鄰居,必要的疏離性社交。

「我來沒多久,兩個月而已。」不意外。言談中帶有些因為錯誤百出而呈現的疲態,但雙眼還是明亮的,有些什麼還未消散。

「我要回去了,我騎車來的。」下班時依舊聲音高亢,她大概還會努力好久好久。

「加油。」最後她說。

不是再見的道別,我猜她在對今天的自己說話。

2014-04-10

純粹想把今夜寄給你

感覺到你,黑夜裡被風牽起

2014-03-14

想念的尊嚴埋沒在冬日清晨


思念的癮
是冬天過去
卡住而蛻不去的皮
照理說,代謝的時間是到了沒錯

冷空氣尚未散卻的時節
走在街頭
連脈搏都能記起
關於你的步伐的冗長尾巴
拖曳的是
不見盡頭
而不斷複沓的車流(終日無面)
有時我會以為
整座城的器官逐漸衰竭
老化的細胞步入上個世紀
我以為
我真以為就是如此
血液卻像謝絕結冰的長河
錯覺只因山的那頭
被雨包圍著的記憶毫無城牆防衛

紅色磚瓦如每寸你的指尖觸及
我們曾在古樓
等待一隻蛇的探訪
等牠咬傷彼此,我們
坐落在大紅燈籠凝視之下
和著藤椅漸漸凝結
風鈴高掛,有人只是擦肩
時間不止地繼續晃盪
沒有什麼真正發生

思念顛倒我們的肉身,在清晨
隱約耳聞某些挖土機的行走斷裂
讓冬日時而無法克制的失溫
成就彼此想做蛇的心願

2014-03-13

你提起有關父親的家暴

你被緊握,開始時便是如此。
「好人,永遠都在做壞事。」

畢竟他們負起保護之責
如是說在伸起手時
於是你說,不想被看見
接著恐懼期待
在洞穴中也
不願舉起一把火炬
你說
你說
你不止地發言
有時又像訴說
我猜你只是害怕安靜
微光才真正使人精神耗竭

你認為時間讓人孳生無謂憂慮
那些規律聲響,像極了踩破遠方的樓梯步伐
大概有天會被發現
或被硬闖
你不願清楚交代侵犯兩字
的背後意義
唯一使你憂慮的是
哪天到底是哪天
或說
洞中的你這樣說:
不清楚自己應該存在於世界的哪一天

2014-03-07

雨來時總能想起你的聲線


雨來之時
我總想起
你那喚人的聲線
緩緩地
像極了整個冬夜,漫長而
冰冷
是腦海中
怎麼也下不完的雨
打在黑白城市中
一灘,透徹的水渦
被行人紛紛踩過
就彷彿,一首失語的歌
被人唱著、哼著
也就斷了

多想保留啊,那些與你僅存的對話
意義卻在台北連日的灰霾中
努力地,只剩輪廓
那個街頭
被人踢落的空保特瓶

但這雨最好還是別停
讓我感覺你會撐著傘永遠在燈下獨身
讓我想像你那被燈火燒傷了的人影
讓大雨在燈火通明的山中小城有了意義
只因我的記憶追不及
太陽曬乾絮語的速度


雨過天青,一切事物開始不堪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