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電影與可塑性觀眾-《築巢人》的觀影經驗
當我們說紀錄片具有其真實力量時,絕不是指它有真人真事之意。而是指的像這樣手法的創新呈現,透過巧妙引進觀眾眼神落點的「偏航」,將鏡頭敘事以外的現實感知覺,返還觀眾身上。就在這,我們看到,什麼叫做「紀錄片的立場」。
張亦絢這篇大概是目前所見最好的影評,雖然我覺得寫得不錯,但這段似乎不夠清楚。「鏡頭敘事以外的現實感知覺」一樣可以在崇尚自然手法的電影中被觀眾感知,是枝裕和、張作驥,或借用紀錄片獨有鏡頭美學的鄭有傑,總之太多人這樣做,但我還是認為真人真事的紀錄片比起劇情片,仍有一定的重量在,因此,這句或許可以再修正。
依循上文,內容提到《築巢人》片中時不時用了鏡頭、剪接、音效處理等美學在處理觀眾的觀影距離,也就是觀眾與立夫爸的心理距離。那麼,爬梳過來,作者想表達的紀錄片特色是否改為:
運用鏡頭敘事,亦拉扯著觀眾與片中現實人物的內心距離,將感知現實的能力還給觀眾。
就我觀影經驗,最後立夫爸的那句畫外音:「一刀兩斷,一兩百了。」確實又打通一股對現實知覺的任督二脈,但那也是因為立夫爸讓我聽見一位父親深刻的宣言,因而恐懼太過情節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