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6

走山的春天


春天被一道傷痕走過了  幾天遺留下
安靜的疤  仍泣不成聲
遙遠丈夫那頭的遠征  只能等待無邊無際
等待
忽明忽滅  槁木一層  一層覆蓋
掩藏著如同戰地的死灰  什麼都沒了
心跳聲在夜裡越來越響大
逐漸聽不清是警鈴還是廣播的喧囂
消逝的人  消逝的日曆  未曾消逝的生活
計算著他們離去的步伐  剩餘的日子
全將奉獻給未來
無盡時光中  什麼也聽不見  恐懼  呼喊  也包括
自己的心跳
然而

另一群人卻仍穿梭在夢與夢的爛泥醉土  彷彿在他們
那火紅的疤上  用力跳著踢踏舞
相同國度  不相同喧囂
他們無奈地心奮力顫抖著

在這個春天  留下了一道疤
然而今後還將撕除多少個夏秋冬  還得紛亂地
宣揚什麼、過去什麼──還要努力跨過些什麼
──這個春天
來得及教我們記著嗎?

2011-04-24

《花吃了那女孩》dawn or dust


四則拼貼故事,由MV出身的導演陳宏一果然將電影搞得很迷濛,太多幻覺,加上些許跳躍,剛看不久覺得很新鮮,到最後一個故事已開始感覺麻痺,若使觀眾在最後一個故事感覺麻痺是導演想要的話,那麼他成功了。

《花吃了那女孩》,女孩與女孩之間。candy rain,有如小女孩般的甜膩可愛;花,有如女人間的嫵媚,或者嫉妒如花之火紅。


第一則故事走清新,與日本導演岩井俊二的風格很像,抒發女孩情感間的純真。一開始我以為像《花與愛麗絲》,不過他們兩人不是花與愛麗絲的好友關係,他們是戀人,是戀人就更多有趣的東西了,太愛,然後因為過度而開始逃離,太在乎假裝不在乎,因為都是女孩,通通知道對方的在乎。女孩子好複雜,我看完後這麼想。



第二則是個我私心很喜歡的組合,張榕容與魏如萱,張榕容成了好像什麼事都不在乎的小男孩,魏如萱變成神秘的魅力大姊姊。故事中一點都感覺不到他們愛彼此,只覺得他們能從彼此身上得到挖掘秘密的刺激感。一旦最後得分開,再也挖掘不到了,就像什麼樂子消失了那樣簡單的失落感。



第三則是四個故事裏面編排上我最喜歡的,想愛愛不到的故事,愛不到就痛苦。然而故事中的男人(這部電影出現男人次數極少,這男人應該是唯一講話多於包裹人員的一個)卻意外地允許自己老婆能繼續跟從前的情人在一起,甚至願意外面的女人(以社會觀點來看)回來住。這令我想到了楚浮的《夏日之戀》,也都是由於男人覺得女人對自己而言太重要,不能失去她,而願意接受另一人在他們之間,作蹺蹺板的平衡,鏡頭也是不斷交代他們三人的奇妙三角關係。但是故事真的可以女人就點點頭然後三個人從此快樂在一起這麼簡單嗎?外面女人並沒有加入他們,老婆問丈夫是不是醉了,老婆究竟是認為自己與愛人的愛情不能這樣被分括褻瀆呢?還是他喜歡的是愛情不能太近擁抱的美麗?不知道,若即若離最美,愛不到的也最美。



第四則就是糖果膩掉的開端,我開始厭倦這種方式了。尤其是導演在電影中不斷加入舞台劇的元素,定格、獨白、慢動作、誇張、疏離,這些都讓我覺得坐得不太住。而且第四則有種港片鬧劇的味道(沒來由地感覺?)......跳躍的蠻摸不著頭緒的,我也沒什麼心思想搞清楚。

簡單來說這部電影真的是擁有許多噱頭,除去平常常見的電影演員,還出現了魏如萱、王心凌、魏如萱的音樂、Tizzy Bac的音樂、張懸的音樂、陳綺貞獨白、夏宇歌詞......太多了,連主題都是台灣電影少見的女同志,拍攝手法拼貼又魔幻,加入大量音樂元素,但我稍稍覺得有的地方音樂真的過多了(是因為舞台音樂劇與電影加入音樂的不同嗎?或許不只)反而很妨礙觀眾情緒。

姑且不論豐富的噱頭,電影在內容形式的美麗交織上依舊給了耳目一新。像第三則不斷出現的旋轉鏡頭,不斷將世界顛倒又恢復回來,像事件糾結地難解,很有趣。且看電影時不斷出現對女孩子細膩溫柔的好感,開始嚮往起女孩子間甜甜的情感,想與他們一同跳段從容的華爾滋,「時間在轉,而我在洪流中」,女孩子的優雅與細膩使我不斷地陷入電影充滿節奏的氛圍中。

所以我想第四則讓我不喜歡的原因還有扒光女孩子可愛的外表之下,顯現那充滿任性的厭煩吧。

從清新的黎明到有如行屍走肉的黃昏,dawn or dust,女孩子是什麼?




2011-04-23

《酷馬》關於人性簡單的小品之作


難得這樣的主題有如此清新的小品電影。
也很難得清新的電影從頭到尾都無配樂。

其實我之所以感覺這部電影清新而特別意外,主要是因為電影是描敘社會中平常習以為常的現象(當然不是說可以看到鬼的這一段),可能會以為這樣的主題就是以寫實類似紀錄片的方式去拍?噢不是,導演功力最精妙的地方在於從頭到尾不用些(我們認為是清新的)技法去處理,譬如說不使用音樂來喧嘩情感,不刻意拍美景,不刻意一個雋永的眼神take,不故意安排演員豐富的情感轉折,這些都是平常一些賺人熱淚商業電影常用的手法,但導演不這麼做。然而也不是紀錄片那種什麼都不想疏漏的等待方式,導演就只是捕捉合理的畫面,將些簡單的鏡頭安排在一起,沒有刻意去追求什麼美感(就連演員的聲音都不是由現場收音,後製錄音觀眾會感覺假假的,但好像距離比較貼近,有像真發生在身旁的對話),導演他就是抓住演員表演中生活的某種調性,純粹、自然,所謂不浮誇的沒有表演的表演。



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不斷想起好多東西來,這導演果然很貪心,塞了許多東西在電影裡。從糖果的性別認同、感覺家人的不被重視以及疏遠、親子關係、酷馬的單親家庭、單親媽媽所背負的責任以及希望、報復與放下、犯錯與贖罪、社會或者家庭期待的模樣。唉唷,真的有很多元素在裡頭的這部電影,然而生活不就是這樣嗎?簡單卻又複雜。《酷馬》描述了許多社會中一隅的現象,我們平常不會去關心──或者更洽當地來說──平時我們以為那也不需要關心的事情;相較之下,酷馬所來自的單親家庭,那個我們平時認為缺乏關懷的世界,在電影中他卻是酷馬最溫暖的所在。這些元素都有點跟我們平時刻板印象的認知有些許不同,這是電影有趣的地方。

當然比較難解釋的仍然是類似於犯了錯,要做成怎樣才能求得他人的原諒,而犯錯的人的道歉是假意還是真心,社會上定出來的標準又真的符合人性嗎?他們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被接納?這是電影從頭到尾(至少從酷馬被殺死開始)不斷地丟出來的問題。糖果在劇中由叛逆青少年到勇於承認過錯,並試圖去做些什麼的勇敢的改變,這些都使的電影走向一個正向的解釋層面。可假若糖果沒有遇到酷馬的鬼魂,他極有可能走不到電影這樣的結局,電影中很清楚的脈絡就是糖果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大致上來自對家人的認同感以及疏於溝通,即使他失手打死人,他的父母依舊溺愛袒護他,他媽媽對小孩犯錯的反應彷彿就像小孩只是弄壞了一個玩具,卻從來沒有認真想跟小孩討論下去。電影中隱藏了這樣一個能讓觀眾好好思考的問題,社會提供的力量真有那麼薄弱嗎?當家庭無法給予幫助的時候,社會上也該繼續「清官難斷家務事」嗎?


教練夾在馬媽媽以及糖果的中間,也許他就是其中扮演協調者的社會力量。有時候這種力量的介入難免會使當事人覺得更不被了解,就像馬媽媽一度對教練產生排斥心理,可是人的連結就是這麼簡單,當你這一秒怨懟對方無法了解你,下一秒卻又發覺了他正以你最討厭的方式來付出關懷。這到底是多事還是應該,這點矛盾地無法一語答之,然而電影中的教練他的立場很顯然地,絕不是為了稱職賺錢還是同情馬媽媽而做出不斷規勸解釋的動作,我覺得教練流露出來的是種關心,如同馬媽媽會為田徑隊準備粽子,教練也關心著馬媽媽,這幾乎都是出自人與人相處間很自然的行為,也顯示出導演對人性的肯定。


馬媽媽最後放下仇恨了,我想最後那一幕應該感動不少人了吧。馬媽媽原諒了糖果,在她緊握糖果肩膀的那一剎那,糖果跑完全程拿在手中的寶特瓶輕輕落地,這個畫面很有趣,是馬媽媽的仇恨放下,同時也是糖果慢跑完成的那罐「慰問之水」,也在馬媽媽的原諒之後逐漸融化開來,得到真正的安慰。

在電影中可常看見拍攝手法的巧思,鏡頭故事,以及背後的真實故事,又或者更多,與社會、與我們身邊相關的真實小品。




2011-04-15

我依然相信幸福的可能

噢糟!


最近什麼也做不下,不僅無法好好想些事,連坐下好好看書都難以下嚥,我覺得我的情形就像是家中有人生病一樣坐立難安,又像是某種倦怠期,什麼音樂都聽不下去的倦怠期。英謠民謠重金花草獨立......所有所有我平時愛聽的音樂靜不下心情享用它們。
最近總想以吃東西來填滿某部份的空缺,心裡有什麼空了一塊,懸宕在有時沒人,而有時只有我一人的悄然臥室。
奇怪的是我意外猛聽從前的流行歌曲,那些國高中時期不斷循環重述的故事,一首又一首,提醒我過去的青春是靠受傷來完成的,破碎的拼圖一塊一塊被整合而成,然而這時的臥室仍舊悄然一人,比國高中讀書的苦悶時光還要更安靜、深沉。

在懷念什麼?還是掛念逐漸成了紀念?
那些稱之為的過往離我越來越遠,還是我始終用著同樣的方式療癒自己,之後也是同樣,不斷地受傷,不斷哭泣,然後又不斷地在夢境中清醒過來。



2011-04-11

流沙

難得的校外教學,高中之後再也沒又這樣的感覺了,遊覽車不只載著一群人,也載著滿滿的期待。有時候我們在裡頭開心打鬧,大叫著,我以為我們的聲音正奔馳在高速公路勇敢朝向那期待的地點,我以為速度可以帶著我們,然後逐漸離過去越來越遙遠,我以為我們就是奔跑,就是望前看,就是消失。

我想到那一幕,充滿指紋與呼氣的窗景,一位應該有七八十歲的老太太,在馬路中央的分隔島上擺滿了一桶一桶的花。

她在販賣嗎?
嗯,是的。

交流道下,車子流動的飛快,每台車都像在與時間賽跑。也包括我們,我們的遊覽車。

老太太沒有逐漸離我越來越遙遠,因為一眨眼她馬上不見了,連我要記住她到底是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到底賣的是什麼模樣的花,我什麼都不知道,她消失了,淹沒在擁擠快速的洪流中。



我們不斷消費著快樂。
我沒記著老太太生什麼樣子,然而這快速的一幕卻教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