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28

惡行

他把所擁有
不快樂
超過半世紀的家庭
複製到我
身上。而我
是否
能不去
停止這類惡行
將一小部分
割除
分送他人
輪流
很多很多的人

同情

是種個人情緒
廉價的氾濫

2015-03-27

我想是核
如何提及我們

咬蘋果,一口一口
皮是夏天的衣裳那樣
退去後也
沒人記得
而我吞下了肚
背著你

讓自己成為一種
蛀的可能
殆盡的財產
某部小說提到:黑色花瓣
等待究竟滋生什麼
拜託誰來掩埋

黑是洞
是深入地心
有對象的呢喃
轉身而去
細雨也能滋養土壤
最壞的說法還有很多

關於核,或許我們
否認臆測

2015-03-25

0325

無論譴責或迫害,世界上沒比重要的人冷漠,更讓人忍受。

2015-03-23

臉書觀察記事

大概去年十一月,友人R抱怨了抒情散文,「散文幾乎只是抒情,價值不如於詩及小說。」我知道,他指的是自我呢喃;散文像日記流水帳。

於是定期收看R的臉書,文字汩汩落下,畫面水落石出,幾近陶醉每日所見,R有把每件事寫得獨立於世的能力,世界是他仙境,日記好比葬花儀式;有次讀到R在雨天行走,開始為自身大名釋義,說服似地強調應拋開世俗對雨的反感,忽然錯覺其中攬鏡自照的成分比,再仔細觀察,R的文字少有第一人稱出現。

另一位友人C,我直說實在厭惡,與同學偷罵「簡直自認美劇男主角,以為世界繞著他轉。」不過幹嘛提到C?

再來講講對C的臉書觀察記事,C沒有R的文字好,才智部分不談,招搖成分倒不少,同樣喜歡書寫,但偏向發洩,有時則想強調個人生命的美好,值得注意的,C喜愛第三人稱,以此記錄每日偉業,在敘述上似乎經常失誤,挺著架子卻蓋不住三流倒影,算了大概不是為了炫技無可咎責,只不過由於沒有透露過多訊息,唯獨我不確定C是否忘記藏住寂寞。

唉呀,散文縱使抒情,最微薄的偷窺總是價值,包括穿越時空、主題汰換。

2015-03-21

理性同意,感性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