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1

寫在_野梨樹_觀後碎片

電影內容:

- 可蘭經的內容付諸實行後,是否能夠有效降低犯罪率呢?

- 無神論的國家,犯罪率低,可是自殺率很高


當宗教和道德起衝突的時候,如果你必須要做出一個抉擇,一般人都會選擇宗教

我認為,一旦選擇了宗教,人們會產生慣性,然後無條件去相信、奉行這個單一價值觀。但一體兩面的是,這種價值觀是被他人所賦予,甚至被神化的,種種先決條件,導致這個表面散發著光芒的價值觀,其實並不容易被人們好好思考、消化、體悟,且輕而易舉就逃過被驗證的階段,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回頭看,才會發現到,這個價值觀根本禁不起道德或人性的考驗。

人們選擇去無條件相信一種價值觀,這種行為其實很卑劣,因為人們換個方式逃過了負責任,也就是說,順理成章地免責了!甚至使人們不去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適切,我想,這就是所謂堅定的信仰,最可怕的地方。


2018-12-30

寫於2018年末

致一年之末:

讓所有渴望,都值得化為希望
等待它們緩慢地衰老
老來風乾,老夠了,就足以下酒。

讓當下的好壞,值得被細細咀嚼
嚐著那些鹹與澀,更嚐著縫隙中的姿色

2018-12-23

敘事之必需


他說:我們都被自己建構出來的敘事給困住了嗎?

關於那些,微小的快樂與悲傷之重,我們太年輕以致煩惱總是蒼老,老得太快以致還沒辦法,在日常中習以為常。

我想著:敘事永遠懷有帶我們弭平、復原的一絲可能。畢竟,不敢敘事的我們、到頭來才發現原來孑然一身的我們,有多麼手無寸鐵哪。

終究對於大道理,我們不夠擅長言語,於是就像昆蟲趨光性附身,我們原來也只能倚靠不斷地敘事。除了看見深淵,我們別無他法,無法不去成為下一座深淵。


2018-12-11

關於人生第一次兩件廣告獎入圍( 希望不是最後一次)

依稀記著張愛玲在《小團圓》提過,軍隊作戰前的黎明,是所有戰爭片最可怕的一幕。因為,完全是等待。

完全是等待,是啊。關於人生第一次廣告獎入圍,完全就是等待。等待365天的進化與百無聊賴,等待看見完稿猶如見光死的那個黎明,等待黑眼圈像年輪一圈圈留下證明。

於是等待這件事,成為漫長的讀秒進行式。每一秒,都是汗水和時間的競賽。

所有的努力,就為了這等待.....我想,無所謂了,得獎不得獎。

真的,都無所畏了。

2018-12-09

寫於《海邊的生與死》觀後


關於《海邊的生與死》,喜歡的對白和情節太多了,其中一句:「花開後自然有花謝的覺悟。」不僅是對自然生命深刻的感觸,更觸及了本劇的核心價值:生與死的交界。

要瞭解這部電影,通過日本獨特的物哀美學,或許才足以去解釋本片經典的一幕——滿島光飾演的都江老師,何以在鏡頭前,受到神祇般色彩的召喚,帶上絕望與希望並存的覺醒,決心為愛從容赴死。

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末期。太平洋戰爭對這座島上居民而言,可說既遙遠又切身,遠的是戰爭源自於本島政府無所謂人民意願的決策,迫使人民與軍國主義站上同一陣線,直到戰爭一路延燒到小島上空,於是自殺特攻隊踏上這座島,開啟了中尉朔(永山絢斗飾演)和都江的牽絆。

他們的相遇,從部隊要求居民封路開始說起,那是學校孩子上下學的必經之道,強迫所有人必須繞道,使大家對這條不明究理的政策怨聲四起,卻又莫可奈何。中尉朔儘管身為頒布指令的軍官,卻也陪著孩子走完崎嶇的路,同行的都江看在眼裡,也看見朔的良善,兩人的距離持續拉近。

他們靠信件傳遞感情,然而在島民與部隊的關係下,兩人的愛情是無法開誠佈公的。為了避免幽會被發現,都江只能趁著夜晚,沿岸游上海邊鹽屋。相見的困難,也預告這段激情註定活在宿命底下,隨時可能被命運的海流吞噬,擺渡於生死交界。

愛情就像花開,燦爛爾後必然迎接逝去。這是大時代底下殘酷的預言故事,也造就兩人之間的衝突,都江渴望愛得轟轟烈烈,朔卻想對命運妥協,他說不要再見,他說我們不會保護島上的居民,我們只能趁著敵方不注意,捨命奮力一擊。

站在生死第一線的朔,早就看破現實了,就像海浪不斷拍打沿岸,生與死的界線,每天都在改變。但都江不信愛會改變,她的心意已決,如果花期短暫,凋謝絕不是終結,反而應視死亡為生命價值的超脫。

都江不怕死亡,才更渴望把當下活得燦爛。當朔必須在今晚赴死的消息傳來,一場淨身更衣的儀式,帶領都江的靈魂走向生死交關一途——她決心好好送別朔的離去,再從岩岸墜落,象徵一同赴死。

都江的殉情體現了日本人的生死觀,壯烈而淒美的死亡,是因為相信著兩人死後,能夠轉世到期望中的理想世界。

日本人對宿命徹底的覺悟,顯然抵達不過畢竟屬於人禍的戰爭所帶來的巨大無助,留不住朔的都江,最後只能隻身倒在沙岸嘶聲吶喊。所幸,那一夜日軍同時宣告投降,戰爭終止。

看似是國家戰敗,失去希望,卻反倒讓島上人民重生、找回希望,生活慢慢走回軌道,輪迴繼續轉動。都江又收到朔的來信,上面只寫道:我很好。

生與死的交界,不只愛情可以體現。軍國主義的死去,終使人民找回生存的意義。